距离1月19号只剩最后几天,TikTok在美禁止案悬而未决。在持续抗议未获有效回应后,TikTok美国的1.5亿用户纷纷转向RedNote(小红书国际版),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开展活动,一度让小红书国际版登顶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第1名。

通过OneSight营销云的舆情功能,可以看到#rednote和#xiaohongshu的关键词提及趋势从12日开始直线上升。

与之最相关的话题集中在#tiktokban(TikTok被禁)和#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上。

这些“洋抖”用户迁移速度极快。在短短几天内,小红书涌入了大量“TikTok难民”。他们在平台上发布内容,分享生活动态,与网友互动。新用户的涌入不仅为小红书带来了海量流量,更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无痛出海”。

“猫税”横行:萌宠话题永远无国界

自2021年起,小红书开始探索“出海”之路,推出了Uniik、Spark、Takib、Catalog、habU、S\'More等一系列社区应用,试水不同区域市场的多样化功能定位与目标受众。

*小红书主要在美国和日本市场推出的城市社区应用S\'More

尽管如此,小红书的“出海”之路依然坎坷。Uniik与Catalog两款应用已停止运营,其余应用也未能产生如TikTok般的影响。然而,此次“TikTok难民”大量涌入小红书却未遇“水土不服”,美国用户和中国本土用户通过“交猫税”迅速建立友好关系。

“交猫税”指的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可爱猫咪图片来作为加入小红书这个中文社区的“关税”。美国用户虽然面临语言障碍,但通过晒猫、晒狗等萌宠图片和视频,迅速与中国用户打成一片。

*有美国用户在TikTok上反映,小红书的社区氛围很好,只需“交猫税”即可进行友好沟通

*cat tax(猫税)的帖子在小红书十分热门

萌宠话题是小红书的热门板块之一,具有“温暖”和“治愈”的情感特质。这种简单直观的内容形式,不需要依赖语言翻译,就能引发全球共鸣。

事实上,小红书早在国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萌宠内容和社区氛围,这为美国用户融入提供了良好基础。当美国用户开始上传他们的萌宠日常时,中国用户迅速回应,不仅点赞评论,还主动用翻译软件与他们交流,甚至用中英文混合表达喜爱。这样的互动场景,展现了萌宠作为“破冰利器”的独特价值。

*即使语言不通,美国用户和中国用户也能友好地“玩”在一起

“无痛出海”?全球化中的“共性挖掘”

从小红书的案例可以看出,“无痛出海”的关键不在于完全的本地化,而在于找到能打破文化隔阂的全球共性话题。以下是几点启示:

选择有跨文化吸引力的话题:萌宠话题是一个典型的“全球通用语言”。其他品牌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可挖掘类似具备情感共鸣的主题,如音乐、美食、旅行等。
构建共通的内容生态:小红书的萌宠内容已形成成熟生态,不仅吸引新用户,还能帮助他们迅速融入。品牌在规划全球化策略时,可优先搭建一套能吸引本地与海外用户共同参与的内容生态。
降低文化门槛,提升用户参与感:小红书通过萌宠内容降低了“社交门槛”,使用户不需要精通语言或文化背景即可参与。品牌应注重提供简单易用、情感直观的产品或内容,帮助新用户快速上手。

结语

目前情况,小红书仍沐浴在“早C晚A”的友好气氛中。从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玩起来”且“玩得很好”来看,全球化并不总需要繁琐的本地化来实现。在用户需求和兴趣的共性中挖掘潜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这不仅适用于社交媒体领域,还可扩展到消费品、电商、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

对于其他出海品牌来说,未来的全球化道路可能会更加聚焦于“共性”的挖掘与利用。在这个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连接世界的桥梁可能就是一次简单的“交猫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