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止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宣布,将取消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免税最低限度待遇”(即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新规定将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生效。这一调整将对中国跨境小包卖家,特别是依赖“小额免税”通道的企业带来重大影响。
政策核心内容:分渠道征税,成本压力上升
根据白宫发布的公告文件,新政将针对低价商品分两类渠道征税:
国际邮政网络以外渠道(如商业快递、专线物流):
所有价值≤800美元且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的商品需缴纳全额适用关税,并按标准清关流程申报和支付。
国际邮政渠道(如USPS邮政小包):
价值≤800美元的商品需缴纳商品价值30%的关税,或支付单件固定费用(2025年6月1近日为25美元/件,此后增至50美元/件)。
行业影响:小包卖家面临挑战
成本暴涨,价格竞争力下降:
以单件价值50美元的商品为例,若通过邮政渠道发货,6月1日后单件关税成本达50美元;若通过商业渠道发货,综合成本涨幅可能超过50%。
物流策略调整:
铺货型卖家需转向海外仓备货或合并大包裹发货,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门槛提高。
合规风险提升:
新政要求所有商品按实际价值申报,“低报”“拆包”等灰色操作空间被压缩。
应对建议:卖家如何破局?
物流渠道重组:
优先选择与具备高效清关能力的物流商合作,评估海外仓布局。
合规化转型:
升级ERP系统,确保申报信息准确;关注美国海关IRS编码更新。
价格与选品策略调整:
对超低价商品进行成本重算,考虑提价或淘汰低利润SKU;转向高附加值、轻小件产品。
政策背景与后续动态
此次政策调整旨在遏制中国低价商品通过“小额豁免”政策涌入美国市场,重塑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美国商务部长需在5月2近日确认关税征收系统就绪,政策方可生效。
跨境卖家需密切关注美国海关系统调试进展及可能的政策延期。部分专家认为,若清关效率无法提升,美国消费者可能面临跨境商品涨价、配送延迟等问题。
结语
800美元免税政策的终结标志着美国对中国跨境贸易管控进一步收紧。在成本重构的阵痛期,精细化运营、合规化管理和供应链韧性将成为跨境卖家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