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案例解析

从日常后台留言及一对一辅导中发现,非常多企业对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和税务计算存在疑问。本文通过一个完整案例,讲解一般贸易与进料加工两种模式下的出口退税账务处理与税务计算。

一、案例背景

某生产企业A2025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
出口业务:一般贸易出口货物200万元;进料加工出口货物300万元。
内销业务: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进项税额包含国内采购原材料的20万元和其他可抵扣进项税5万元;上期留抵税额10万元。

二、税务计算

1. 免抵退税额 = 一般贸易 + 进料加工
= 200 × 13% + × 13% = 52万元。
2.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一般贸易 + 进料加工
= 200 × + × = 0。
3. 当期应纳税额
= -10 - = -22万元。
4. 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22万元,免抵退税额 = 52万元。
应退税额 = min = 22万元。
免抵税额 = 52 - 22 = 30万元。

三、会计分录

1. 出口销售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境外客户 5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5000000。
2. 进料加工进口料件
借:原材料——进口料件 1000000
贷:应付账款——境外供应商 1000000。
3. 内销业务
借:应收账款——国内客户 11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30000。
4. 采购国内原材料
借:原材料 153846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0000
贷:银行存款 1738461。
5. 计算免抵退税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0。
应收出口退税款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2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20000。
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00000。
6. 实际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220000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220000。
7. 缴纳附加税
计税依据 = 免抵税额30万元,所以附加税 = 30 × 12% = 3.6万元。
借:税金及附加 3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21000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9000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 6000。

四、关键点总结

1. 免抵税额 = 抵减内销税,虽不直接退税但减少企业现金流出。
2. 应退税额 = 实际退到账户的金额。
3. 在进料加工中需扣减保税进口料件后计算免抵退税额。
4. 免抵税额需缴纳附加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