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物流,美国进口订单骤降
关税政策引发货运量波动
据外媒报道,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美国进口货运量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同比下降至少20%。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针对特定国家加征关税前,美国主要港口为抢在关税实施前完成清关,进口量有所上升。数据显示,3月港口进口集装箱量达21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1%。
Vizion数据显示,4月1日至8日期间,全球集装箱预订量环比下降49%,美国进口订单下降64%,来自中国的预订也下跌了36%。这表明在政策不确定环境下,市场全面按下“暂停键”。
Vizion:美国进口订单激增后出现崩溃迹象
4月15日消息,货运数据公司Vizion最新报告显示,美国进口订单在第1季度激增后出现崩溃迹象。Vizion对比2025年3月24日至31日与4月1日至8日数据发现,全部集装箱订舱量环比大幅下跌49%,美国整体进口数量环比下跌64%。
报告分析称,关税政策引发了巨大不确定性,导致托运人在条件变化时紧急暂停发货。
中美关税战冲击全球航运
中美贸易战升级引发全球航运市场剧烈震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后,中方对等反击,导致中美航线货量骤减,运价单周暴跌18%,部分船公司开始绕开中国港口,转向韩国、越南等替代市场。
同时,南美东航线运价暴涨52.5%,欧洲、东南亚航线同步上涨。航运专家警告,供应链正经历结构性重塑,区域性设备短缺、运力错配风险加剧,甚至可能重现疫情式物流混乱。
中国香港物流业五大策略应对关税冲击
4月14日,中国香港物流发展局召开会议,聚焦美国滥施关税问题。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会上指出,美国无视中国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的事实,单方面加征关税,给中国香港物流业带来挑战。
运输及物流局将带领中国香港物流企业从五个方向应对:一是开拓新兴市场;二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协作;三是豁免部分货物出入口许可证要求;四是深化与国际港口和船舶合作;五是扩大航运及航空网络。
同时,运输及物流局将联合中国香港海关等相关政府部门推行更多便利业界发展的举措。
中美航线大量货轮停航
据财新网报道,4月10日,在美国对中国加收125%关税实施的第2天,上海港差不多已见不到开往美国的货船。未能抢运出海的集装箱滞留在码头堆场内。
圆通携手中国石油布局哈萨克斯坦
最近,圆通与中国石油联合打造的“加油站+快递驿站”旗舰项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正式开业。该项目深度融合能源补给与快递物流场景,助力中哈物流新生态构建。
哈萨克斯坦是圆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布局地区,2024年6月,圆通联合哈萨克斯坦国家邮政开通中哈跨境快递物流业务。
未来,圆通还将持续深耕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完善一站式中哈跨境物流服务体系。
中外运首开亚洲—墨西哥直航航线
4月14日消息,中国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即将推出首条亚洲—墨西哥航线,计划于4月30日正式开通。该航线挂靠上海、青岛、釜山、曼萨尼约四个核心港口,从上海出发至曼萨尼约港仅需24天,青岛至曼萨尼约只需22天。
中欧班列中通道运行线路增至72条
从二连海关获悉,“芜湖—莫斯科”中欧班列通过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驶出国门,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运行线路增至72条。该班列自安徽芜湖塔桥站始发,终到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站。
Hermes德国提高C2C包裹运费
欧洲寄递企业Hermes德国从4月1日起调整国内消费者端包裹运输价格。调价适用于所有标准包裹类型,其中小包裹上涨至4.5欧元,中型包裹上涨至5.9欧元,大包裹运费下降至9.9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