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之假冒认证/虚假宣传事件

近期,印度和越南相继爆出电商平台假冒认证与网红虚假宣传事件,为国内企业出海敲响了警钟。

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两起事件背后的监管趋势,并为保健品出海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合规建议。

一、印度突袭亚马逊、Flipkart仓库:ISI认证造假触碰监管红线

查获现场图片

"早晨9点,一队印度标准局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亚马逊位于德里郊区的仓库门口..."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数十名执法人员不分昼夜连续工作15小时,一件件检查仓库中的商品。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上个月在印度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据印度时报3月31日报道,印度标准局对亚马逊和Flipkart位于德里特利那加的仓库进行了长达15小时以上的突袭检查。

执法人员在这次行动中查获了超过3500件商品,包括热水器、食品搅拌机和各种电器。

问题是什么?

这些产品要么缺少印度强制要求的ISI标志,要么贴有伪造的ISI标签。

这批被查获的"问题商品"总价值约为700万卢比。

这可不是小数目!

亚马逊印度在回应中表示:"亚马逊在印度运营着一个市场。

我们要求在亚马逊上发布和销售产品的卖家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亚马逊政策。

一旦收到任何不合规通知,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我们与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

这段官方声明听起来很漂亮,但问题已经出现了——平台方的审核机制为何没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这些违规产品上架?

在同一轮行动中,执法人员还突击搜查了Flipkart子公司Instakart Services的仓库,查获了约590双运动鞋,估计价值60万卢比,严禁制造、进口、分销、销售、出租、租赁、储存或展览销售这些产品。

这个名单涵盖了大量日常消费品,从电子产品到儿童玩具,范围极广。

二、越南网红带货翻车:虚假宣传导致刑事拘留

警方逮捕现场

如果说印度的故事让人担忧,那么越南的这起事件则更加触目惊心。

2025年4月8日,越南《投资评论》报道了一则震惊当地社交媒体圈的消息:多名网红因虚假宣传保健品被警方拘留!

4月4日,越南公安部侦查警察局临时拘留了两名知名网红——Pham Quang Linh和Nguyen Thi Thai Hang有关联。

这两位网红被指控生产假冒食品和欺骗消费者,违反了越南《刑法》第193条和第198条。

除他们外,还有三人因类似指控被捕。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些网红大力推广一款名为Supergreens Gummies的膳食补充剂,声称此款软糖可以替代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纤维。

然而,越南卫生部食品安全局的调查发现,这些软糖实际上仅含有0.51克纤维,远低于宣传的含量,根本不可能达到广告中所宣称的健康效果。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起事件中,不仅网红被捕,连前选美皇后Nguyen Thuc Thuy Tien也因推广该产品被罚款2500万越南盾和《数字服务法案》,对跨境电商和数字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

2.美国FDA加强了对进口保健品的监管,要求更详细的成分披露和更严格的功效证明;

3.日本修订《健康促进法》,对保健食品宣传提出了更严格的规范;

4.澳大利亚TGA对进口保健品实施了更严格的审查程序...

这些变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全球各国在电商监管方面已经从粗放走向精细,从宽松走向严格。

对跨境卖家来说,合规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四、对国内保健品出海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面对日益严格的全球监管环境,国内保健品出海企业该如何应对?

以下是几点实用建议:

1. 认证先行,不打擦边球

从印度案例中我们看到,产品认证是跨境电商的第1道门槛。

针对不同国家的认证要求:

印度市场:确保产品获得BIS认证,并正确使用ISI标志

东南亚市场:了解各国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要求,如越南的VFA认证

欧美市场:FDA注册、CE认证等是基础门槛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使用假冒认证标志,一旦被查处,不仅产品会被没收,企业还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2. 广告宣传要守正,网红合作需谨慎

越南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虚假宣传的风险不仅在于商家,也延伸到网红和KOL。

在选择网红合作伙伴时:

与有专业背景的KOL合作,如医生、营养师等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宣传内容的审核机制

对网红进行产品知识培训,确保其了解产品的真实功效

避免使用绝对化、夸大的宣传用语

记住,在社交媒体时代,一个虚假宣传可能在几小时内传遍全球,带来的损失远超想象。

3. 建立本地化合规团队

不同市场的法规差异很大,仅靠中国团队远程操作很难做到完全合规。

建议:

聘请熟悉目标市场法规的本地法律顾问

与当地监管机构建立沟通渠道

组建本地化客服团队,及时响应消费者投诉

定期进行合规培训和内部审核

以印度为例,BIS认证流程复杂且不断更新,有一个了解当地法规的团队可以大大降低合规风险。

4. 产品研发遵循国际标准

保健品配方应考虑目标市场的监管要求和消费习惯:

研发初期就考虑不同市场的原料限制清单

配方设计参考国际通行标准,如WHO、Codex等机构的指南

功效宣传有科学依据,避免过度承诺

考虑不同国家的膳食习惯和健康需求,开发针对性产品

5. 建立危机公关预案

一旦出现合规问题,如何应对将决定企业能否渡过危机:

预先准备危机公关预案,明确责任人和流程

与平台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释和整改

做好消费者沟通和赔偿方案

保存完整的产品资料和合规证明文件

正如亚马逊印度的回应那样,当问题发生时,及时承认、积极整改比回避问题更有利于品牌形象的维护。

五、把握先机,共赴机遇——《保健品出海专题私享会》邀请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为帮助广大保健品出海企业应对当前挑战,把握市场机遇,我们麒麟哥特别推出每周天一期的《保健品出海专题私享会》!

本周私享会将聚焦最新的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保健品出海的影响,同时结合美国慢性病康复管理,美国在线心理咨询,AI智能药盒,AI皮肤病治疗进行全面讲解。

发表评论